当前位置: 首页 >留学资讯 >行业新闻 >“母职惩罚”?全球综艺视野里的妈妈们

“母职惩罚”?全球综艺视野里的妈妈们

来源:娱乐硬糖 发布时间:2022-01-29 00:39:34

作者|毛丽娜

编辑|李春晖

过年,又到了各回各家、各找各妈的快乐时刻。纵然被唠叨两句,也算是甜蜜的负担。而另一方面,女性生育意愿下降、“母职惩罚”等问题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。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自己的妈妈,又如何看待(可能)成为妈妈的自己?

综艺市场总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。这两年,女性普遍的年龄焦虑催生了“姐姐综艺”的火爆。那么,生育焦虑之下,“妈妈综艺”会是下一个爆款预定吗。

“母职惩罚”?全球综艺视野里的妈妈们

事实上全球范围内,“妈妈”都在成为综艺创作的主题。因文化背景不同,各国综艺中的妈妈也呈现出不同面貌。妈妈并不是天生的妈妈,成为母亲后,她们要经过不同心理阶段的考验与蜕变。

新手上路,能做好母亲吗

以“亲子”为切入点的妈妈综艺,前几年在国内市场很流行,典型的便是以明星带娃为看点的《妈妈是超人》。

虽说有人批判这类综艺不够“政治正确”:光鲜亮丽的女明星们为了孩子放弃事业,这不是暗示职场女性都要回归家庭嘛?硬糖君倒不以为然。

人们看综艺一方面是为了打发时间获得消遣,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综艺获得共鸣与代偿。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之所以能火遍大江南北,不就是因为许多人在姐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吗?以女性为收视主体的“她综艺”,更需要让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,折射自身需求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观众的焦虑情绪。

“母职惩罚”?全球综艺视野里的妈妈们

对于新手妈妈来说,初为人母,期待与兴奋背后更多的是“我能做好妈妈吗”的不安与焦虑,聚焦新手妈妈的亲子类综艺,对屏幕前的妈妈既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,观众也可以通过节目了解别人是如何育儿的。

与中国倡导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不同,隔壁的日本女性婚后大部分做了全职太太。做妈妈的同时如何扮演好“妻子”的角色,是日本“妈综”经常探讨的内容。最典型的,就是日本各类“美魔女选秀”。

“美魔女”特指35岁以上的成熟女性。那些能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美魔女们,除了35+这个统一门槛外,结婚生子仍宛如少女才是引爆话题的关键。节目的侧重点,则多围绕这些美魔女们是如何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运动,花几个小时护肤,以保持身材与皮肤的最佳状态。

“母职惩罚”?全球综艺视野里的妈妈们

自然,节目也不忘强调美魔女们在严格要求自己维持最佳状态的同时,不忘照顾家人们。各色便当料理手到擒来,每天都能让老公和孩子吃上花色丰富的美食。除美魔女综艺外,日本一些深夜谈话节目也会请到一些为人母的嘉宾,聊天的尺度也较大,嘉宾经常会有限制级发言。

不过,因日本家庭观念极其传统,为女性打造的综艺并不多。虽然日本女性消费能力不弱,但日综对于妈妈形象的挖掘多还停留在如何变美、变健康,做好妈妈和妻子这类较为利他的层面。

“母职惩罚”?全球综艺视野里的妈妈们

一向大胆的欧美人搞过一档名为《野外分娩》的节目,猎奇的同时还有点科普作用。节目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在野外突然发动,要在没有医生和护士帮助下生产的孕妇。

因为这档真人秀的播出平台是美国专门针对女性观众的电视台Lifetime,节目播出后遭到不少观众投诉。但电视台认为这档真人秀确实能给遭遇突发状况的孕妇一些帮助,同时观众也能从节目中看到,在恶劣条件下那些孕育着小生命的母亲有多坚强。

总体来说,瞄准新手妈妈的综艺虽然满足了观众的实际需求,但也极容易因为价值观问题翻车。尤其是过分强调妈妈的自我牺牲与伟大,很容易引起年轻观众的逆反心理。

除了妈妈,我还能是谁

从蹒跚学步到咿呀学语,妈妈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欣慰之余,也不免产生自我怀疑:除了妈妈这个身份以外,我还能是谁,还能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。

基于这样的心理需求,熟女综艺迎来大爆发。妈妈综艺与追梦、职场等关键词挂钩,挖掘除了母亲以外的女性更多身份侧面。

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搞选秀。比如东方卫视搞了N季的《妈妈咪呀》,就是选拔素人妈妈。最近抖音联合出品的《嗨!辣妈》也是这个路数,多了个合宿培训环节,本质上还是选秀。

“母职惩罚”?全球综艺视野里的妈妈们

选秀虽好,但以素人妈妈作为主角对观众吸引力并不大。欧美和韩国都有过类似节目,比如《主妇歌谣》《声音女王》等,这几年也都处于偃旗息鼓的状态。

除了搞选秀,看全职妈妈如何重回职场也是妈综的一大创作方向。不过,名义上是为全职妈妈提供信心的职场综艺,但总把人搞得更焦虑了,比如爱奇艺去年做的《上班啦!妈妈》。

节目立意很好,看原本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全职妈妈们如何杀回主场;嘉宾人选也用心,都是已经做了母亲,且或多或少因生育经历过职业低谷的女明星。

可惜,节目一方面不做筛选地把所有与职场妈妈相关的社会议题都塞进来,导致内容与议题时不时有割裂感;另一方面,嘉宾人设过于脸谱化,总给人一种“戏都排好了咱往下演就是”的感觉。加之节目中的妈妈们过去的工作经历都很出色,作为普通人的观众简直更惧怕进入围城了。

另外,大部分有职场性质的妈综都有个通病,总是把“母亲”与“职业女性”两个身份对立起来,过于强调妈妈为了家庭做出的种种牺牲,就连看客也觉得有些窒息。

倒是韩国近期播出的《妈妈是偶像》,为这一类型的妈综提供了新思路。

作为偶像制造大国,韩国的大龄偶像不少,也做了不少相关真人秀节目。不过基调多为苦情,大龄偶像细数出道艰辛、竞争激烈,即使团队解散自己仍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,又为了孩子忙到昏天黑地,几近失去自我,所以想靠节目再圆一次梦,找回原来的自己。

《妈妈是偶像》好就好在去掉了那些苦情戏,选择了六位曾经辉煌过只是因为结婚生子暂离舞台的爱豆。如果节目完播后Ins累计2万以上粉丝,粉丝团累计2000人,她们就能再度组团出道。

在这档节目中,“妈妈”既不是为了孩子一味自我牺牲的“圣母”,也没有因家庭导致自己事业中断的怨念。虽然六位爱豆妈妈对于成家后离开舞台有失落心理,但节目并没有强调为了孩子放弃事业是一种牺牲,几位妈妈对于家庭与事业的态度也很乐观积极,她们的舞台表演更多传递的是享受与从容。

或许国综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对职场类妈综进行改良升级。全职妈妈重返职场,并不是只有苦情戏这一种展开方式。

是妈妈,是妻子,更是自己

“妈妈”与“自我”之间的撕扯,明显反映在了综艺创作中。中韩的妈妈综艺经历了对母爱的刻画与讴歌后,进入“找寻自己”的第二阶段。而综艺制作起步更早的欧美国家,先一步就经历了这样的内容变迁。

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欧美就曾搞过类似于妈妈选秀之类的节目。十年前,欧美市场则有过把老公小孩全丢在家里,妈妈们结伴旅行的《Moms Gone Wild in Miami》,以及几位妈妈竞争夺冠的《Pretty Wicked Mom》,也就是上文所说的“找寻自我”类。

身为妈妈,经历了自我牺牲与自我怀疑的挣扎后,最终还是会实现自我和解,找到“妈妈”与“我”之间的平衡点。在硬糖君看来,如今的欧美妈妈综艺正处于这样的第三阶段,也就是实现了自我和解的阶段。

如果说日本妈妈是将全身心放在家庭与婚姻上,中韩妈妈们是一边履行母职、一边挣脱束缚,那么欧美妈妈表现出的则是从容与自然。这几年的欧美综艺已经不再刻意强调“妈妈”的身份,反倒更让人感受到母亲的坚韧与力量。

《宝莱坞太太的闪亮生活》《与卡戴珊同行》等聚焦于富豪的综艺中,四位宝莱坞太太均已为人母,卡戴珊家族中也有不少妈妈存在。在整个节目的故事线中,母亲身份并不是刻画重点,观众却能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“原来做了妈妈并不是要放弃一切,做好事业的同时也能做个好妈妈。”

《宝莱坞太太》中的四位参演者,婚前的工作或多或少与宝莱坞沾边,婚后也都各自经营着自己的事业。于她们而言,家庭不是累赘和负担,而是提供力量与灵感的源泉。

多年不拍戏的尼拉,准备重回宝莱坞大银幕,最支持她的人就是她的丈夫和孩子;性格强势的马西普,总是和女儿吵吵闹闹,可也会为了女儿的成年舞会睡不着觉,脑补一万种突发状况与解决方案。

同时,妈妈的身份也并不妨碍她们搞事业做自己。四位太太在节目的最后,事业上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:尼拉重返宝莱坞,马西普的珠宝生意又扩大,另外两位太太的生意版图也得到了拓展,四人顺便还去海外度了个假。

此外,欧美不少相亲综艺中也有“妈妈”的身影。在节目中,身为妈妈的她们与其他参演者并无不同,勇敢追爱是每个人的权利,妈妈也不例外。甚至有些寻找旧日情人的节目中,帮妈妈寻找昔日爱人的就是孩子本人。

当妈妈给孩子讲述自己与旧日恋人的往事时,并不会让人觉得尴尬,反倒让人羡慕这种可以彼此毫无保留、畅所欲言的亲子关系。说真的,国内亲子类妈综那种苦大仇深的风格是时候该改改了,和欧美综艺一样跟恋爱结合,我等观众观看体验也更轻松愉悦些。

趁着“她综艺”热潮,又有话题度、又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妈妈综艺大有可为。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:我们要怎样去定义母亲?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榛橡留学网 冀ICP备2022006011号